今年5月,国家卫健委发布了2021-2022年度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评估情况的报告。
报告指出,全国县级医院专科的设备配置率参差不齐。东、中、西部地区设备配置率不均衡现象明显,且配置率及其增幅均呈递减趋势。全国各县医院在设备配置方面与临床需求还有差距。
对此,国家卫健委近日正式发布了推荐性卫生行业标准WS/T 819—2023《县级综合医院设备配置标准》(以下简称《标准》),旨在规范县级综合医院的设备配置。《标准》适用于不超过1500床位规模的县级综合医院,将于2024年1月1日起施行。
▲《标准》规定了设备配置数量的最低标准。各县级综合医院可结合自身定位,根据人口服务规模和健康需求,合理配置设备品目和数量。
作为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见证者和积极参与者,好克提供《标准》设备推荐目录中3个设备品目及相关方案和技术支持服务,以各类优质产品支持县级综合医院的能力配置升级,有效推进县域医疗高质量发展,为实现健康中国目标助力。
长期以来,优质医疗资源短缺与分布不均,导致县级医院出现设备配置不足、专业人才短缺等现象,从而严重制约了我国县域医疗体系的发展。
上市在即的好克IF-800和IF-800 Pro输注信息采集系统,是好克全新一代高端输注工作站,
既延续了上一代输注工作站HAWK-WS1/WS2的性能优势,如集中供电自动装载。同时,实现全面升级,搭载高端输注泵和中央控制屏。
已上市的IF-50输液泵集输血、输液、输营养于一体,一泵多用,覆盖所有科室。IF-70可兼容所有规格的注射器,满足各科室的普通用药或特殊用药的需求。
SmartDrugTM智能药物库支持储存至少5000条药物,泵端选择即可一键导入输注参数,辅助临床快捷用药。
此外,内嵌的定制化药物电子色标系统和剂量误差减少系统(DERS),能够辅助护士显著减少临床给药错误风险,建立有效的患者用药安全屏障。
IF-800和IF-800 Pro输注信息采集系统可根据不同临床需求进行搭配、自由组合,满足县级医院急诊、普通病房、ICU、NICU等不同应用环境的使用需求。
3C级联模式实现自动连续输注,降低频繁、间断换药带来的风险,更可满足高危药物无缝输注的要求,减少医护人员工作强度。
病人信息同步、输注实时监控、远程控制、药物库智能化管理和强大的数据存储等,有效推动临床用药闭环、患者管理闭环和护理管理闭环,有助于提高基础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和信息化管理水平。
医院建设信息化,实现物网互联互通,打造智慧医院,既符合国家政策要求,满足医院评级需求,顺应护理发展趋势,也是县域医疗走向服务升级、效率升级、管理升级的必经阶段。
智慧医院建设从智慧病房开始。好克医疗重磅推出的智慧病房集成平台,提供统一的业务标准、接入标准、数据标准、安全标准、开放标准,实现数据标准化,交互可视化,数据图形化,服务开放化,多网合一。
真正实现以患者为中心,依托物联网、可穿戴设备、AI、数据孪生等先进技术,变革颠覆传统病房护理模式,将医、护、患智能联接,提高信息化水平和医院形象,提升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,改善患者住院体验、提高医护工作效率,破解县域医疗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方面的难题,为基层医疗创造更多医疗服务价值。
好克智慧病房整体解决方案包括医疗物联网建设、智慧护理应用和智慧病房物联网应用。一套基站设备融合多种网络功能,支持多种应用系统,为医院提供强大的物联网基础。智慧护理整体解决方案集合四大智能系统,着力建设智慧护士站。
智慧病房物联网应用包含智能输液监测系统 、智能体征监测系统、智能环境监测系统等,重点打造智慧病房。同时,为县级综合医院上至高层下至一线医护人员,提供强有力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。
科技时代,解放双手,减少工作强度,提升工作效率,一直是医护工作者的呼声,在医疗设备资源配置不足的县级医护人员中尤为强烈。
即将年底上市的好克CT高压注射器ImaCT系列可实现针筒快速推进,全自动备液,简化技师护士操作流程,节约操作者的精力,减少工作强度。同时,减少病人的等待时间。
注射过程中实时显示压力曲线,有效监测异常情况,增加预警。注射结束后,自动保存注射数据,包括注射方案、实际注射情况、压力曲线等,精准可靠,有据可依。
全自动备液的高压注射器有助于县域医疗实现设备操作自动化、智能化、信息化,提高工作效率,提升服务水准,提高患者就医满意度。
未来,好克将持续完善和丰富整体解决方案,以更优质的服务,助力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建设,推动县域医疗提标改造,实现又稳又快的发展。